一、团队简介:
我们是来自四川理工学院新农村建设学院圆梦新农村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我校新农村建设学院的学生都是遴选自学校下设的各个二级学院。所以我们的成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是,却有着投身祖国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的愿望,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一份力的决心。正是有了这样的愿望与决心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如此好的平台让我们走在了一起,组建起了新农村建设学院,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派出我们7人在张春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蒲江县参观学习新农村建设。我们每一位成员都感到十分的荣幸,感到机会难得倍感珍惜。
伴随着蝉声阵阵,在2017年这个炎热的夏天,暑假如约而至,四川理工学院新农村建设学院圆梦新农村暑假社会实践团队在张春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四川省蒲江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以蒲江县各乡镇为主要调研对象的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调查、乡村旅游等为主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虽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但是有一颗热爱祖国广大农村,建设农村、服务农民、搞好农业的心却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之处,每位成员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职责,大家各司其职,即使困难重重,也做到了最好,共同维系了团队的发展。在实践中,各位成员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团队出谋划策,协助他人;在遇见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之时,我们从未放弃,集思广益,通力协作,更好的体现了当代优秀青年的意志。我想,正是我们集百思奇智,献洪荒之力,用我们的双手为我们祖国的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二、实践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广泛调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热情,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把大学生所学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因此,四川理工学院新农村建设学院开展了“赴蒲江县暑期社会实践”即米锅村、炉坪村、水口村三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原计划,我们团队加指导老师张春老师一行八人于2017年7月10日早上9点从自贡四川理工学院出发。
因无直达蒲江县的汽车,我们12点过先到达了邛崃市,在邛崃市短暂休息后,坐上了14点半开往蒲江县的汽车,并于16点过到达了目的地,大家舟车劳累,到达后的第一晚都尽早休息,期待第二天的考察。
第二天一大早,烈日炎炎,气温高达37℃,但大家的学习热情依然没被击退,根据之前联系好线路,我们坐上公交车,到达了此次考察的第一站——米锅村。
米锅村幅员面积7.5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707户、2476人,其中党员78人。2010年建成米锅村农民集中居住新型社区建设,入住农户165户、526人。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了米锅村独具特色的新型社区建设。一进入社区入口,绿意与微风瞬间袭来。绿树成荫,大片的参天大树遮挡了炎炎夏日,让我们在毒日下感受到了丝丝凉爽,然而惊喜远不止这一点。米锅村的社区规划当真是走在了新农村建设的前沿。整洁的村道,干净的门前,规划有序的展牌,丰富的娱乐设施,使村民的生活不单单再是整日农活,闲暇之余,读书看报,跳舞健身,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让村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美好。
米锅村党支部创新实施“一承诺两代理”(村级承诺、信访代理和便民代理)工作机制,群众满意度从2008年的91%提升到2015年的97%以上,全村连续7年无集体访、无越级访、无重复访、无积案,受到中央信访联席办、国家信访局及省、市领导肯定。组织开展“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党员住户亮身份活动”和“星级住户”评选活动;组建小朋友文明劝导队、党员综治巡逻队、党员服务队、文化服务队等4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明劝导、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和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和谐米锅新村。
此外,村党支部指导群众成立茶叶、苗木、柑桔等3个产业合作社,引领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引进资金300万元,新建苗(圃)木基地,发展观光农业;目前茶叶500亩,苗木20亩,柑橘2600亩,猕猴桃700亩。
参观完米锅村,紧接着我们又赶往了临近的炉坪村,准备见识一下十万亩的猕猴桃基地。
到了猕猴桃基地,所见之处全是绿油油的猕猴桃树,因还未到猕猴桃的成熟季节,未能品尝一下这美名在外的猕猴桃,稍有遗憾,不过依然见到了满树挂满了猕猴桃果实的壮观。为了保证猕猴桃的品质,每一个猕猴桃都人工给套上了纸袋,因为猕猴桃果面不光滑,没有蜡质层,果面易附着尘埃,成龄树由于有较多叶片在上层遮盖,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是刚进入结果期的幼树枝叶较少,受尘埃的污染较重。在经历了4—5个月的生长期后,采收时果实表面常变为深灰色或棕灰色,影响正常销售。套袋后可以改善果实的外观形象,果面干净变绿,另外,还可以减少尘埃及农药对果面的污染及果实病虫害发生,防治日灼,又能提高果实的商品性和经济效益,使贮藏中的软化果和腐败果降低。
村党支部通过采取“土地股份合作社+示范基地+电商平台”模式,引入京东和天虎云商搭建电商平台,带动全村发展电商12家,增加了种植农户的收入。
在炉坪村负责人的介绍下,我们又来到了不远处的水口村,听闻这里的电商产业更加成熟化,我们迫不及待的前去取经。
水口村的幅员面积8.7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16户、人口2753人,到2016年全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28500多元,是全县的先进村。
水口村的党总支鼓励优秀党员干部领头成立了四川新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新发地合作,建成占地13.8亩的仓储物流基地,每年可冷藏柑橘、猕猴桃10000余吨,周转储期可达10个月,能有效地为北京新发地市场提供优质货源及电商发货需求。
水口村积极打造品牌拓销路,目前该村农产品已进入北京、上海等国内高端市场和欧洲、东南亚市场销售,“水口红”品牌以其优良品质和良好口碑被cctv2、cctv7等各大媒体连续宣传报道,水口村已在北京新发地开设了地级馆,并建立了水口红官方网站、水口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入驻天猫、一号店、国家地理保护标志产品等4个大型销售平台,201年实现销售额1.2亿元。
通过走访三个村,我们学习和见识到了许多,也感叹新农村建设的美好。现在都倡导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想结合,这三个村的猕猴桃、丑柑等产业虽说农业发展不错,但在与第三产业相结合方面,仍有些地方还不够成熟。为此,我们基于我们所学的知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水果产业结合农业观光旅游,实现观光采摘一条龙服务。
整合水果生产园的休闲、生态、旅游和度假等功能,规划观光、采摘一条龙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产业附加值。定期举办相应水果节,通过节日吸引人们前来旅游。
二、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贡献率
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为依托,政府牵头加强产学研结合、在良种开发、设施栽培技术、水果机械化种植创新上作出成果。
三、加强电商合作,线上线下统一占领
四、整合区域农户,进行电商规范化销售,避免价格战,保证村民利益最大化,形成品牌效应,集聚人气与口碑双丰收。
在乡村旅游发展方面,蒲江县自开发旅游以来,大力发展以农业观光、乡村美食、采摘体验为主要类型的生态乡村旅游业,按照凸现品牌优势、打造核心吸引力的思路,不断完善乡村旅游服务设施,近年来由相关部门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四川最佳生态休闲自驾游目的地、成都市民心中最棒近郊游目的地等称号。
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了解到了蒲江县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的以上成绩,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或者是新农村建设完成后所遇到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例如,在新农村建设好以后基础设施的维护,农民的素质教育,产业链的发展等等问题。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新农村建设学院的同学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步入农村使同学们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深一步的理解,为以后服务农村,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基础。
四川理工学院圆梦新农村团队